

無土水耕
歷史
「水培」一詞最早由美國科學家博士提出。 William Gericke在1937年描述了出於商業目的在液體介質中種植植物的所有方法。 在1937年之前,科學家將無土栽培作為植物營養研究的工具。 1860年,Knop和Sachs兩位科學家透過在水中加入各種無機鹽,然後用於植物生長,製備了第一個標準化營養溶液。
後來,科學家們開始使用聚合介質為根系提供支撐和通氣。 石英砂和礫石是當時無土種植中最受歡迎的複合介質。 20世紀60年代末,北歐和荷蘭的溫室種植者測試了巖棉板作為土壤替代品,這導致了許多國家巖棉種植作物的革命性擴張。 今天,許多替代多孔材料被用作水培的生長介質,包括椰子、泥炭、松樹皮等有機介質和礦物羊毛、生長石、珍珠巖和沙子等無機介質。
水培將水培與水產養殖相結合,使用富含營養的水來餵養水培種植的植物。 硝化細菌將氨轉化為硝酸鹽。 水產養殖的三個主要活體成分是植物、魚類(或其他水生生物)和細菌。 生產者還選擇種植介質,為植物提供營養,支援植物,併為細菌的生長提供表面積。 粘土卵石、熔岩石和擴充頁巖是水培中使用最廣泛的生長介質之一。

理想的生長介質應具有以下全部或部分特徵:
-
良好的氣流和排水。 雖然介質必須具有良好的保水性,但它也必須提供良好的排水。 應避免使用過細的材料,以防止介質內過度積水和缺乏氣。
-
耐用性。 隨著時間的推移,介質必須是耐用的。 應避免容易分解的軟骨料。
-
孔隙率。 培養基必須保持足夠長的時間,使植物在週期之間吸收所有所需的營養物質。
-
無菌的。 清潔和無菌的生長介質將最大限度地減少疾病和害蟲的傳播。 清潔的培養基不會給根部引入額外的營養物質。 一些介質可以透過在180 F下進行巴氏殺菌30分鐘或使用10%漂白劑浸泡20分鐘,然後用自來水多次沖洗來重複使用。
-
化學性質。 中性pH值和良好的陽離子交換能力(保持營養物質的能力)。
-
功能。 重量輕,易於操作,可重複使用且耐用。